【资料图】
5月8日,a股银行板块表现活跃,中信银行(601998.SH)涨停。
随着上市银行年报和一季报披露完毕,机构纷纷唱多。
从数据来看,一季度,行业营收、净利润增速同比明显回落,净息差在贷款重定价、持续让利实体、存款定期化等影响下进一步收窄,不过,银行不良率多数持续改善。机构普遍预测,随着宏观经济复苏,银行基本面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触底反弹,估值低、股息高的特点强化防御特性。中信建投银行业首席分析师马鲲鹏指出,银行基本面的量、价、质景气度较去年都有所提升。海通国际研报也指出,自去年底开始,政策不再提金融让利,今年也没有下达普惠小微的(量化)政策任务,有利于银行盈利积累、资本扩展,有助于银行股估值修复。
此外,从负债端看,在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下,行业负债成本有望在监管引导下继续下行。近日,渤海银行、浙商银行、恒丰银行以及部分地方村镇银行下调了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,此前4月已有山东、河南、广东、湖北等多地中小银行调整存款利率。不少分析指出,降低存款成本有助于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,同时也有助于居民储蓄转化为消费。
根据中信银行2023年一季度报告,实现营业收入513.6亿,同比下降4.9%,实现归母净利润191.4亿,同比增长10.3%。
光大证券分析指出,中信银行以“342强核行动方案”为指引,紧密围绕财富管理、资产管理、综合融资三大核心能力开展工作,取得良好经营成效。同时,公司资产质量自20第三季度以来逐季向好,20年第四季度-22年第三季度不良指标连续8个季度实现“双降”,23年第一季度不良指标继续“双降”。当前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安全边际不足1个百分点,从内源性资本补充角度来看,公司有较强的业绩释放诉求;从外源性资本补充角度看,未来公司配股落地使得核心一级资本得到有效补充,有助于公司资产端扩张摆脱约束,为下一阶段业务增长打开空间。公司近年来业绩增速保持稳健,资产质量持续向好,作为上市央企,受“中特估”政策逻辑、“业绩稳定释放”商业逻辑双重驱动,后续估值仍有修复空间。
来源:泡财经
关键词: